2014年,在移動互聯網的沖擊下,媒體行業繼續變革,這個跟比特信息離得最近的行業繼續面臨轉型與革新的陣痛,尋找出路,F在,兩個媒體人碰到一塊,聊的話題肯定離不開媒體轉型。
本文倒不是預測新的一年,2015年媒體行業會有什么預言能實現,而是根據觀察到的趨勢講一講自己的觀點,以及趨勢背后的一些動因。以科技媒體領域為例,拋磚引玉,希望能引起討論,尋找將來光明之所在。
1.老媒體人繼續離開。有部書標題聳動叫《主編死了》,其實是說主編這種角色即將消失。最近很多媒體做過盤點,那些創業的主編,來自網易、南方報系什么的,多數在互聯網相關領域創業。一方面是移動互聯網大潮興起,互聯網本身有信息傳播的作用,在此領域創業也相近。另一方面,傳統媒體包括紙媒和門戶,用戶的需求和閱讀習慣在改變。整個市面上免費信息充斥,用戶UGC信息大量產生,社會化媒體這樣的媒介平臺以及平臺化的新聞客戶端讓大眾覺得夠用。用戶注意力的遷移導致傳統媒體的衰落。資源不再往這個行業里進,錢、聰明的人才都會向最能創造財富和價值的行業流動。記者也一樣,不圖財的追求影響力也勢必會遷徙。老的媒體人繼續是人才流出的趨勢。不樂觀的是,很多人都勸年輕人不要進入這個行業,人才流入也不容樂觀。
2.垂直媒體繼續成長。在科技領域已經非常明顯了,聚焦于創業創新,以及繁榮發展的互聯網行業,從大型公司、創業、改造傳統行業、產品設計等領域都出現了垂直性的媒體?萍家呀洺蔀橛绊懮鐣囊环N結構性力量,科技也成為了都市人的一種生活方式,關注科技就是關注社會和生活本身了。得益于此,垂直媒體能夠聚焦一些領域,填補一些空白。相比較,綜合性的媒體則會受到沖擊。拿創業公司和大公司理論來套,一個科技媒體與一個綜合媒體來PK,科技媒體的報道質量處于上升趨勢,又是免費信息,將來綜合媒體的科技報道差異化和深度優勢會逐漸降低。網絡垂直媒體在免費、速度、深度、多元視角上正在全面進步。而綜合性媒體尤其是傳統媒體,前景不好,待遇不夠,人才進不來,影響力下降,獲得讀者反饋都慢,誰還來玩?
3.媒體報道產品化,信息結構化。在科技領域,新媒體內容和信息產品化已經很明顯了,其實傳遞信息的產品本身是互聯網產品還是媒體產品已經不重要了。類似CrunchBase類的創業公司媒體庫,還有類似Product Hunt類的新產品發現網站,某些程度就是在做傳統媒體新聞報道產品之外的產品,將UGC結合進來,以彌補記者視野所覆蓋不到的領域,提供給用戶更豐富的信息和更方便的使用體驗。針對創業公司和創新產品的產品如此,將來針對行業大公司報道的也將如此。類似澎湃這樣的新媒體產品,嘗試了問答機制。而知乎這樣的問答社區,某些程度上就可以以接近新聞的方式來生產內容。而知乎旗下的知乎日報以低成本方式來做內容傳播。
4.大媒體缺乏合并整合。整個媒體行業現在呈現出一種缺乏大型媒體集團的態勢。在與企業打交道中,媒體已經不像以往處在強勢或者平等的對話中了,眾多信息出口的出現,媒體有可能淪為PR工具,成為弱勢的一方。媒體最輝煌,壟斷話語權的時代過去了,F在企業可以自己發聲,媒體的數量和生存狀況越來越分散和惡化,從業人員的平均水平在下降。洗牌的時候到了,資本和互聯網產品技術的加入將有助于少數媒體脫穎而出。
媒體轉型缺乏既了解互聯網,又能深入了解讀者需求的人,將互聯網行業的一些思維與媒體信息提供和滿足需求的思維結合起來的人才。畢竟,未來的趨勢是互聯網。